今年,教育部出台针对公立学校中高考的“竞赛管理办法”并发布“竞赛白名单”,以自愿性和公益性作为对国内竞赛的规范方针。与此同时,在国际教育的升学之路上,无数孩子仍在竞赛战场开启“狂卷模式”,AMC、GSF、NEC、CTB……一波又一波的数理、人文、商赛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国际学校之间,在广大家长之间一争高下:愿君多采撷,此赛最值钱!形形色色的国际竞赛应接不暇,国际学校和机构分别基于怎样的考虑?学生应当如何取舍?
“前段时间孩子参加了一个国际竞赛,结果人人都拿了奖,这样大奖遍地,还有含金量吗?难道主办方就是为了挣报名费?”在“洋高考战队”云集的北京公立国际部,国际竞赛从来都是“必卷项”。据北京多位国际部的家长反映,在校内,竞赛是孩子们常常互相探讨、比较的话题。家长反映:
在一些学校主推的热门赛事中,孩子重视,学校定的目标很高,筛选选手严格,学生往往需要进行额外补课训练,这无形中增加了学业压力,不堪重负;
而在一些学生自己感兴趣,但学校并不支持一些偏“冷门”或小众的竞赛,资源相对难找、竞争激烈、升学筹码不高是核心痛点;
此外,还存在GPA顶尖,门门功课接近满分,但因缺乏优秀竞赛成绩落榜“藤校”的学霸在悔不当初,陷入自我怀疑……
在功利化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重视国际竞赛,提升软实力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竞赛多,乱花渐欲迷人眼;竞赛难,引无数学霸尽折腰。
众所周知,国际竞赛通常按学科进行分类。数学类有AMC、AIME、IMO等,物理类有GSF、PUPC、物理碗等,生化类有IBO、IChO、Brain Bee等,人文类有CTB、IPO、John Locke Essay Competition等,商科类包括DECA、NEC、IEO等,理科竞赛较多,文科竞赛资源较少。
而有些海外高校的夏校其实也类似于竞赛,例如一些海外高校所举办的数学类夏校,做题导向,选拔性极强,被录取就相当于竞赛得奖。
不同竞赛有含金量大小的区别。北京汇学天下教育科技创始人严俊博士说,一些成熟的、主流的英美赛事认可度高,业界人士心知肚明。而中国学生也比较倾向于参加这些含金量高,对升学有实际帮助的竞赛项目。
深圳HEC哈斯教育CEO曹强介绍,以科协旗下的青创赛、英才计划、明天小小科学家为例,如果能够拿到一定的奖项,甚至打进国家队,代表国内参加世界级的比赛,基本上就能为藤校的申请增加一块极其厚重的砝码。
此外,高考体系学生热衷的奥林匹克竞赛,对于国际路线的申请也有很大帮助。在许多人对国际竞赛趋之若鹜,且中国学生得奖率普遍较高的情况下,对于招生官而言,中国学生的“优异成绩”显得有些同质化;而国内奥赛难度更大,竞争对手更多,其奖项更具稀缺性,对此,国外招生官也心中有数。当然,国内奥赛联赛的参赛门槛非常高,如果不是初中已在进行,很难在高中阶段取得成绩。
然而,在目前对竞赛的规范措施下,有国际教育从业者认为,许多国际竞赛存在于灰色地带,特别是一些文科类竞赛涉及意识形态,风险性较大。国内比较大的竞赛公司已经在官网上做出了调整,基本不出现竞赛字眼,更换为学术挑战赛之类的表述。在“8个不准”的竞赛管理办法之下,“低调”、“不宣传”是目前竞赛公司的生存策略。
尽管一些大型的竞赛公司举办了许多含金量高的竞赛项目,但作为公司,也要考虑企业的盈利。而越是顶尖的赛事,盈利空间越小。因此,他们也需要开发一些收费高、门槛低的项目扩大参赛者的基本盘,在商业和比赛中寻求平衡点。
北京家长王女士反映,最近学校老师推荐的一项写作与摄影比赛,全程通过线上提交参赛作品。其中摄影项目要求至少提交4张照片,一张照片收取300元参赛费。“我对这个比赛的含金量很怀疑,但毫无疑问很多竞赛很暴利,增加了家长经济负担!”王女士很无奈。
一般来说,竞赛的推荐和组织会有专职的校内机构负责。一些学校会配备专门的竞赛中心,在几大类型的竞赛上,挑出一些相对适合学生的,鼓励学生参加,且有老师进行辅导。学生如果取得不错成绩,就能进一步对其形成正向反馈,同时还有利于学校的招生宣传,因此,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学校都对竞赛持开放态度。
此外,一些学校内部的国际项目办、学术委员会、教研组等都有可能对竞赛有所参与。在竞赛的选择上,除了以学生为本之外,还会受到学校领导层教育背景的影响。例如,校长或学校创始人是奥赛教练出身,这样的基因会引导学校发展数学特色,于是,数学竞赛会成为学校的热门选择。
当然,许多学校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在竞赛上做出特色优势的目标,但经年累月地组织学生参加某类比赛,也可能在无形中成就学校的一个传统。
对于不少国际学校内部的竞赛培训,北京王府学校资深AP经济学、商学教师傅莹认为,首先,学校对竞赛的重视最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开展鼓励性教育,为孩子的申请增加亮点。但尽管如此,竞赛也不应当超越课堂学习,竞赛培训能与日常教学结合更好,但不建议给学生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再者,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竞赛,小部分参赛的学生不应当影响大多数人的步伐,GPA始终是最本质的竞争力。
然而,也有国际学校一线教师反映,在竞赛培训过程中,老师容易遭遇“加量不加价”的窘境,学校安排的课时少,学生在遇到困难时,秒变“伸手党”,老师承担额外的培训工作,待遇却不见提高,学生所得收获几何?老师压力又增加多少?但虽然如此,在国际学校和校外机构的合力下,各类国际竞赛依旧开展得如火如荼。
有国际教育从业者认为,在各类背景提升项目中,竞赛是机构进入学校的流量入口,机构愿意鼓励竞赛,通过竞赛为学生的申请增加筹码。
对此,曹强认为,很多时候,学校对于学生拿奖的诉求比机构还要高。家长紧跟学校的最新动态,学校对学生获奖的宣传,往往能获得很大的关注。而对于机构,家长则通常只关心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
在积极组织学生参赛上,学校希望通过优秀的竞赛成绩来证明自身的学术实力,便于招生宣传;同时,也愿意通过竞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从机构的角度来考虑,曹强认为,等级高、含金量高的竞赛是少数强者的游戏,盲目组织学生参加高难度竞赛容易让学生颗粒无收,从而产生挫败感。基于为学生进行整体规划的考虑,竞赛的作用其实不只升学,“普娃”也并非与竞赛无缘。
竞赛作为学科兴趣的延伸,能够刺激学生对学科的纵深探索。对于缺乏目标感的学生,完全可以从竞赛入手,慢慢让学生有追逐感,进入状态,发现自身喜好,并清晰未来专业方向。对于学生而言,竞赛更像是一段旅程,除了选拔,还有发展。但目前许多竞赛的问题在于过度在意结果,导致过程中出现刻意或假装不知情地违反公平的现象。
在“打怪升级”的升学路上,竞赛其实并非标配,要向招生官展现一个饱满的申请形象,申请者有很多选择和搭配。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竞赛?
国内资深升学指导专家邓宁认为,学有余力是选择挑战竞赛的前提。目前,竞赛的种类、科目较多,难度参差不齐,选择余地大,学生的期望也不尽相同。有学习潜力的学生将竞赛作为一个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方式之一,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选择竞赛,主要参考的是自身擅长的学科方向和将来申请的专业方向。另外,依据竞赛对自身能力的适应性和提升性,学生需要对其形式、难度等进行考虑。例如,分析自己是擅长做题型还是应用型?适合个人赛还是团队赛?目前的能力水平适配哪个难度等级的赛事?在竞赛过程中希望得到怎样的提升?这些都值得学生仔细思索。
在曹强看来,选择竞赛首先需要明确参赛的目标,丰俭由人,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