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学校倒闭≠悲剧收场,“浴火重生”隐藏剧情更上头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马晓瑜 | 发布时间: 2024-05-29 | 213 次浏览 | 分享到:


但凡有关国际学校“暴雷”“倒闭”“停办”的消息,总能迅速引发行业读者火热围观。然而,曾在一所“暴雷”的学校工作过的校长朋友对我说:“我不理解,隔三差五拿出来‘鞭尸’有何意义”?是的,因为真爱过。所以能理解,身为教育集团办学亲历者,从我的视角看,学校关闭并非悲剧收场,也不一定是坏事。为何这样说?


01 两个学校“浴火重生”的真实案例


我从事国际教育行业这些年里,经历过3所运营得非常好,如同“现金奶牛”的学校,也经历过两所学校的关闭,更准确地说是更名、更换品牌和运营方。好的学校就像幸福的家庭,都相似,无需多言。而那2所曾遭受挫折至今得到重生、发展不错的学校,到底经历了什么?通过2个案例来说——


第一所学校,本来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后因校址搬迁至郊区,加之该城市外国人流失这两大原因,在校生人数无法覆盖学校基本运营成本。后来,学校举办者将学校定位改变,专门招收某个外籍群体,近来这个群体回流旺盛。所以,学校利用旧优势、老牌国际课程体系,并挖掘新优势,针对新生群体的新国际课程体系,二者并行,重新上正轨,目前运营得不错。


第二所学校,是与国外合作方合办的国际学校,定位高,外教多。与外方解约后,学校初中+高中在校生一度只有15人,教职工好几十位,外教还不少。学校营收状况惨烈。后来,学校举办者收购了另一个专注国际教育的集团,请其来办学。至此,这个老校园在新的定位、课程体系、收费和品牌入驻后,焕发了新生机,今年还出了一位考入世界顶级名校的学生。


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在一次演讲中曾引用过丘吉尔的话:对政治家而言,妥协不是一个糟糕的词。所以,我想说,学校关闭或换定位、换品牌方和运营方,不是一件难堪的事。当一个决定关乎非常多人利益时,妥协或者转向是一个可选项。


02 解答学校倒闭的“十万个为什么”


很多从业者对学校倒闭心存诸多疑问,如同“十万个为什么”。我归结为以下四个问题,一一解答。


问题1:为什么学校会走到倒闭这一步?


办学者所选城市和学校定位非常重要。拿某所正在筹备的新学校举例,在该城市,公开的民办初中数据是:一所在江浙沪历史悠久的头部学校的分校,2023年,政府批准招生人数是100多人,首轮报考49人,二轮补录报53人,差6个人没招满。一个新兴的双语品牌学校,政府批准的招生人数是40多人,首轮报名人是2人,二轮补录报名人数是2人,共计4人。一所定位中等,办学品质和名气还不错的学校,政府允许招收24人,首轮报名12人,二轮补报0人,完成目标的50%。


这是那个城市类似定位学校的初中部真实情况。不知道这种情形下,再开一所高定位的新校,收成如何?


再来说说老学校,这就是典型的“孩子没娘,说来话长”。一般来说,办学专业度差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外部环境变差(外教减少,经济下行,政策变化等)导致生源减少。再次,学校租金太高盈利结余无法覆盖也比较常见。最后,学校位置很重要,学校开在人口多、富裕、教育理念先进的区域,胜算比在人烟稀少、支付能力一般且没有国际教育意识的地方大许多。


问题2:为什么“办学专业度差”可致命?


“办学专业度差”有4种情形比较常见——


1.不是真正地关注教育、学生发展、将每个孩子都看成独特个体,而是把学生看成几十万上百万“行走的学费”。


2.对教职工,不当作伙伴,而是劳动工具。一所校园面积很大,教师公寓余量颇丰的学校,给教师提供单身宿舍还要收电费,老板决定要收取电费时脸上流露出的是“可不能便宜了老师”的表情,让人惊愕。十几平方,一张床两个插头,老师能在宿舍里开耗电的工厂吗?


3.不能合理支配各项开支,更关注利润而不是教育。关注盈利没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任何组织能够活得好的基本前提。比较难看的到处省成本,对教师福利待遇,对学生的教学和活动等事项克扣。学生和家长能感受到学校的品质,因此,这样做来让营收数据好看,等于饮鸩止渴,能管用到几时?


4.举办者不成熟,非常在意情绪价值。比如用了一些阿谀奉承之人,沉浸在自我膨胀中无法自拔。当一个意气风发、锐意改革的年轻人,随着时间流逝,被周围人捧成了志得意满的大佬,一切还是原来的那一切吗?中间的代价是什么?


如果说,谈办学太复杂,那么拿婚姻举例。在婚姻中,最糟糕的形态是,夫妻分道扬镳,家庭解体。很多人承受不了家庭解体的后果。但是,遇到问题时,不沟通,冷战;坚持自己在原生家庭的处理方式,不改变自己;绝不出让自己的任何权利;不以小家庭作为整体来进行总体财务和子女教育计划;心思在别处、一言不合就追忆前任等,所有的这些都直接通向家庭的解体。


当关系破裂时,人们悲伤的眼泪让人动容,但之前那些行为,归途就是关系破裂。因此,今天的文章也是想尽量多探讨“因”,而不是对“果”进行取笑。


问题3:学校解体到底是谁的问题?


学校做得好是校长好,学校做得不好,很多是老板的问题。听我慢慢道来——


办学的过程中,比较死局的一个问题,也是我最不能理解的是,老板想要亲自当校长,或行使校长职能。我认为不必如此。当然,你想做校长,请你从考取教师资格证,写教案,上课,课堂管理,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试卷评估,学生学业评估,研究考试等等开始。


你会说:打住,我一把年纪了,而且已经有这么多财富,我不必亲自做这么琐碎、漫长的事。——但是,这是成为一名校长的必要路径,而且这才是最开始的阶段,后面还有盯晚自习,当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年级主任,副校长,校长,有可能的话,你还需要将自己拼成课堂魅力非凡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如果你没有这个经历,又怎么触摸到学生是如何成长的,教师是如何发展的,学校运营的关键点在哪?如果不对这些核心内容了然于胸,你又如何确定自己能够行使好校长职能?


到这里各位明白了吧,当老板跟当校长是两个行当,在这对关系中,每个角色都做好自己擅长而专业的事,就很好了。


以上海为例,美国本科升学比较好的头部学校,特别有意思的是,他们几家背后的举办者分别是纯民企、纯外企、国企、政府等几类,这件事告诉我们,任何组织机构都是可以办好学校的,重要的是机制,如何保障各自都能够做好自己擅长的事,共同助力学校发展。这是最核心的地方。


问题4:学校关闭,对教师的影响如何消除?


家长最好不要给孩子选择明显在走下坡路的学校。逻辑很简单,在过去经济形势很好,大家购买力强劲的情况下,这所学校都没发展好,现在市场冷却,他们又凭什么能逆风而上?当浪潮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教师、中高层者也最好不要去这样的学校工作。


至于影响的消除,有句话说,你的任何经历,只要让你更能看透人性或增加某些本领,那么就不算浪费。所以,如果不好的职业经历能够让你头脑更加清澈,那也算值得了。


结语


前段时间我频繁地从58同城请钟点工。只要我清晰准确及时地告诉他们房子的打扫目标、重点区域、工具在哪里及如何使用、电器的使用方法等事项,他们都可以做得非常好。如果我没有告知这一切,打扫的结果基本上不如人意。因此,我学到了人生的重要一课:业绩不行,雇主自身的问题更多。在这个过程中,雇主付出成本,承担风险,但也用自己支配的资源享受发展的红利。


办学不易,利益关联方(教师、学生、家庭、社会、政府)错综复杂。然而,比较清晰可见的是,随着:


1.传播平台发达导致的信息差的加快消弭(自媒体、小红书、大众点评、抖音等平台上,人人都可评价某所学校,“秘密”藏不住)


2.各个城市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以过去的升学结果形成学校梯队,此乃自发形成的民间榜单,花钱买不来)


3.经济环境总体变化导致有支付能力的人群变小等因素相互加持,对过去办学结果不太理想的学校而言,提升实力的时间显得更加宝贵。


作者 | 马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