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多国联申”把我逼成offer海王,迷失在国际学校“喜报”和大学排名里
来源:顶思公众号 | 作者:多多、Andy | 发布时间: 2025-01-24 | 156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真的需要那么多保底校吗?像个海王,四处撒网,来者不拒。左手大把offer,右手梦校拒信”;“好似被母校‘放榜喜报’狠狠PUA,大学排名硬控了我们未来的走向。”北京高中生Frank叹息之际,他的老师则“凡尔赛”起引以为傲的学生们:“去年一个学生连拿16个offer ,全班人均8个offer;悉尼大学世界排名18,加拿大UBC排34,全班人手一个保底”!


刚送走美本ED、牛津放榜、南加大狂撒offer的剧情,春节后新一轮放榜“offer雨”将接踵而来,剑桥、帝国理工,加州系,EA、RD……注定有人狂喜有人神伤。当“英美双申”“多国联申”势不可挡成为潮流,究竟是国际学校、留学机构、学生家庭的利益博弈,还是面向未来“大小都买”的豪赌,又或是一份“全覆盖”的升学保险?甚至最大受益者并非学生本人……


01 给母校“放榜喜报”添荣光,offer“海王”开心不起来


12年级准留学生的寒假,“梦校”两个字早已不是遥不可及的“童年梦想”,“我长大要当科学家”,而是一步步血拼堆砌的求学历程,更是在满足世界顶尖大学申请条件后递交的文书与守着邮箱漫长的等候。


站在2025申请季回望走过的路,太多学生早已修炼成“六边形战士”、校内“榜一大哥”、“爬藤种子选手”——托福110+、SAT1500+、AP全科满分、GPA3.9+、夏校、竞赛、社团、公益、奖状、证书、推荐信……独自辗转飞行15小时赴英美活动,数次往返香港亚博SAT“万人坑”,有人去过南极、北极、非洲“社会实践”,也有人办过画展,开过演唱会,拍过影视剧。尽管如此,17岁的北京高中生Frank和身边同学们却共同经历了美本ED“无人生还”“全军覆没”的剧情:梦校,只有拒信!


Iris是Frank同班同学,她的托福113,SAT1560,在收到康奈尔大学拒信不久,加拿大UBC,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相继给她发来offer。Iris说,身边收到ED梦校拒信的每位同学都收到了其他国家大学的offer,她自己也收到美国一所公立大学EA“保底校”的录取。“学校排名,专业排名,所在城市,不太符合我的期望”。她只能继续等待加州系和EA、RD的后续消息。作为“多国联申”当事人,Frank和Iris们发现两个奇特的现象——


一、美本之外的世界名校,无论排名多高,皆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左手收到芝加哥大学拒信,右手很可能收到牛剑面邀offer或英国G5其他学校的录取,‘王曼爱华’基本上不在话下”;“世界排名18的悉尼大学,加拿大顶流多伦多大学、UBC,offer几乎全班人手一个”。


二、无论升学指导老师还是校外留学机构顾问都不会告诉学生,加拿大、澳洲那些高排名的大学严重“压分”极其不好毕业。他们更不会第一时间询问家长和学生是否考虑定下这所大学,而他们会在收到offer的第一时间铺天盖地晒“喜报”。


关于“多国联申”的一段灵魂拷问在同学之间流传——英国,你可以录到G5,美国只能够得着30-50的大学,你怎么选?以Frank申请的心理学专业为例,如果英国方向可以进G4的伦敦大学学院,加拿大方向可以上TOP1多伦多大学,香港可以进港大港中,而美国方向却只能进TOP30-50的北卡教堂山、伊利诺伊香槟、加州欧文,甚至排名更低的加州圣地亚哥、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该怎么选?每每被同伴问及这个问题,Frank陷入长时间沉默。


他们则选择了用另外一种方式慢慢做出决定——对offer学校“深度背调”。


在Frank他们看来,一旦身处异国他乡,真正影响留子幸福指数的或许不再是大学排名。而城市的气候、交通,社区氛围、大学校风、食堂伙食、专业资源……任何一项选错都将影响未来每一天的生活。


Frank、Iris等同学认为,“留学信息差”更多存在于他们父母那一代人。而深挖海外社交平台,联系在读学长学姐,混迹校友社群,对offer学校的“背调”工作早在申请大学之前就已经悄悄进行了。


Frank的同学Lisa说,她找上届学姐“背调”得知,收到offer的那所大学虽然排名超高,听起来很有面子,但当地治安不好,尤其女生不适合独来独往,上大二的学姐已通过GAP加学分转学,“学姐走路时,背包和现金光天化日被抢,还亲眼目睹商场‘0元购’”。Frank则发现,他收到offer那所学校是中国人“反向留学”重灾区,校园如同唐人街,周边社区不会英语完全能照常生活,老干妈、李锦记、康师傅、锅包肉应有尽有。而Frank的同学Andy调查发现,给他发offer的那所公立大学,课堂人数超多,教室规模酷似学校礼堂、电影院,入读体验较差。


此番操作下来,他们不得不感慨“多国联申”offer拿到手软的全部意义或许是为母校添一份大红底排版的“放榜喜报”。他们脑补出一个画面:校长在他们毕业典礼的演讲说道“本届学生百分之百录取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其中超过70%的学生录取到世界排名前50的大学”。


02 “梦校”爱而不得,那些被放弃的“备胎”offer


当人们将目光聚焦到那些向中国学生狂撒offer的世界名校,不难发现,这些优质大学的身影最常出现在这些地方:国际学校“升学榜单”里,校长、升学指导的微信朋友圈“喜报”里,以及学校招生宣传册里,学校开放日的宣讲PPT里。比如,加拿大UBC、多伦多,澳洲的悉尼、墨尔本、莫纳什,加州系戴维斯、欧文、圣地亚哥,英国“王曼爱华”等。


他们之所以成为学生“多国联申”最强备胎、保底、大热门,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些院校在QS、泰晤士、US News等世界大学榜单中排名不俗。据不完全统计,这些院校在每个申请季都慷慨地为中国学生发出超2000+offer,甚至成中国生源“反向留学”聚集地。


这些对中国学生offer发放极其慷慨的大学有三大特点——


首先,学校招生规模大,作为对比,反观众多申请者的“梦校”数据。可以清晰看到,相较于美本TOP5“哈耶普斯麻”平均6000多以及清北不足4000的入学人数,上述热门校录取人数动辄2万+,均值3万+的招生规模相当庞大,而在这样的招生规模下,给中国学生2000+offer不足为奇;


其次,这些热门校拥有较高的国际学生比例,仅本科段的国际学生比例就轻松超20%,上述多国6个热门校本科国际学生平均比例达32%,其中,英国UCL和多伦多大学更是达到四成,而反观美本TOP5和清北,这一比例大致约10%;


此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其本科录取率亲民,以上这些热门校的录取率均值高达44%,相较于美本“牛剑藤哈耶普斯麻”们的录取率,让中国乃至全球申请者深深体会到爱而不得。


以上文中给中国学生发放offer最多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为例,根据多方数据统计,这所大学2023-2024申请季为中国申请者送出3912枚offer,而根据该校发布的2023-2024年度录取数据,2023-2024年本科阶段中国入学人数3051人,从这个数值看,其入学率不足80%,也意味着20%的学生放弃了多大,这所世界排名17的加拿大“一哥”也只是“多国联申”战略下的一个“备胎”。


在北京知名国际学校担任过校长的北京汇学教育创始人严俊博士指出,当学生拿到多个名校offer却爽约,会给大学造成一定影响。首先,换位思考,国外大学会了解这些情况。无论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包括中国香港,他们在本科录取过程中不是“一对一”的关系。而是“双向选择”。以美国为例,第一个影响是对于条件优秀的学生,申请更多院校,你会产生over qualified这种情况,第二就是美本名校越来越倾向于ED早申,比如,芝加哥大学去年申请季已开始ED0“早早申”,越来越喜欢招ED阶段申请人,提前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