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些聪明孩子,在小时候灵光乍现之后就慢慢泯灭了。我们多半归咎于其半途而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殊不知,这伤悲的背后,可能大人们才是“罪魁祸首”。
文 | Mina
编 | Luna
在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涯中,无论哪一个阶段的学习,班级里总是会有所谓的“天才”:他们总是做题比别人快,交卷比别人快,做什么事情似乎都轻而易举。别人还在学的时候,他们已经早早的去到操场玩去了。你似乎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他们的步伐……
这种“童年阴影”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至于这些“天才”,有的是暗自付出很大努力积累了庞大的知识储备才呈现出的外在表象,有的则是真正的“不费吹灰之力”-他们天资聪颖,天赋异禀。
然而,很多孩子小时候机智过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最后却沦为了普通人。这样的结果令人遗憾:我们为他们的懈怠、不努力愤慨;为他们浪费了自己幼年的才华叹息。
为什么很多“天才”最后都沦为“庸才”? 为什么很多“天才”最后都没有成为“人才”?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教育在之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我们是否有责任?或者是否有方法减少这种遗憾发生的机率呢?
何为“天才”?
在搞懂这些问题之前,先让我们对本文中“天才”的概念做个统一。
天才的定义,学术上给出的说法各不相同,却又万变不离其宗。比较被人们熟知的是两种:一是以智商来判断出的“高智商人群”。
此定义基于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登(William Stern 1871-1983)给出的智商概念,意为用智力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认知能力的得分,即智商为心理年龄(MA)与生理年龄(CA)之比。
基于这种算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智商介于85-115之间,约有2.5%的人智商在130之上,也就是我们说的高智商人群。
第二种定义,是由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约瑟夫·伦佐利 (Joseph Renzulli) 在1978年发表的“天赋三环”理论,其在一定程度上对天才的概念进行了丰富。
他主张天赋主要取决于“超于平均水平的能力、创造力、和完成任务的执着精神(task commitment)”;天赋在这个理论上加入了能力和精神的概念,而不再仅仅是智商的测算。
这其中,新添加的执着精神(task commitment),往往较大程度上决定了天赋人才未来的发展走向。
“天才”有分类
一些学者把天赋学生做了更详细的分类,从而发现了不同高智商人群的不同特点。这里暂且引入高成就型学生(high achiever student)和高天赋能力型学生(high ability student)这两种类型做一个比较。
高成就型学生有着非常高的学习主动性,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高。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我要在学校里达到优秀”。
通常这些学生行为得体,热爱学习,考试也可以拿非常高的分数,在学习上也掌握着一定的学习方法。这些孩子喜欢清晰的任务和指令,因为这样方便他们很快的找到路径,因为他们想在学校当第一。
天赋能力型的学生,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班里表现得很普通,有些甚至作业完成度或课堂表现还没有普通的学生好。他们觉得把他们的天赋转化成指定的任务没有什么必要。
有些时候他们完成作业或解决问题,多半靠的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不是后天教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也可以说,他们经常靠着他们的“小聪明”在“吃老本”,学习能力本身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
可见,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有非常明确的目标驱动力,一个则目标非常随机,学习没有规划,缺少执着精神。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老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疑问:这个孩子明明很聪明,为什么考试就不行?为什么别的学生都可以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制定的任务,为什么他就那么特殊?
对于“天赋能力型”,而缺乏执着精神的孩子,我们称之为underachiever——欠成就型群体:他们的执着精神很差,凡事没有长性。学习总是三分钟热度,一旦觉得自己会了皮毛,就开始沾沾自喜,缺乏深入研究的学习习惯。
这也正是此类孩子比较令人忧心的地方。因为学习在初级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很简单,学生不用做笔记,就能很快的不假思索地回答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先天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他们的学习能力却并没有随着年龄相对提高。
有些时候,天赋型学生会享受聚光灯下的感觉:为了受到瞩目,他只愿意回答别人答不上来的问题。而对于日常的一般问题,就懒得动脑思考、也不屑于参与;他们更偏爱思考型的任务,对普通的考试和问题没兴趣,不屑于回答“没营养”的照本宣科。
有些时候,这类学生会和老师讨价还价,会和老师“唱反调”,不想做作业,不想听课。他们更喜欢创造和探索类的任务。
很遗憾的是,根据目前观察的结果表明,这一类学生在他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们对创造性任务的兴趣也逐渐减弱,失去了动力。
因为在过去 ,由于接收和被提供的信息都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解决的,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激发。这点跟高成就型学生截然相反。
那么对于这一类的孩子,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天才?
教师篇
学习能力的锻炼一定是伴随着挑战逐渐形成的。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遇到过与他智力相当的“学习挑战”,那么其学习能力就会一直停滞不前。对于“欠成就型”的孩子,则更是如此。
如何满足“欠成就型”学生的“挑战需求”,是教师在对待此类学生时的首要问题。
1 丰富教学模式,重视启发式培养胜过知识传递
“欠成就”型学生富有创造力,喜欢思考,输出自身想法的欲望多过接受外界输入的的愿望。在教学中,其实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教师需要对所教知识了如指掌,对知识的传播方式也有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多运用更多创造性、主动型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获取知识。
如“概念教学”(点击查看详情)中以概念为本,鼓励学生衍生出多维度思考模式,体会举一反三的学习乐趣。最大限度激发他们的思考。使他们本身具备的思考力更有目标性,更加结构化。
2 为天赋型学生创造“同类学习”机会,增加学习挑战,互相激发灵感
将相同类型的天赋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彼此讨论、共同协作的学习模式,激发他们不同的灵感。不同的想法碰撞之后,会产生出其他的学习挑战,让这一类的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动力。
3 注重语言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如做任务练习时,多用“看来你现在不需要更多的练习”/“你需要更多练习”,去替代“能”与“不能”或“会”与“不会”这类相对定性的词语。避免学生因定性的词语而沾沾自喜满足不前,或因为沮丧而放弃进步。
家长篇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仔细想想,还真是跟“欠成就型”的天赋孩子有一些相像呢。
1 调整心态,帮助孩子找到自己
作为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对孩子的期待值不宜过高。在孩子迷茫或变现不足时,多与孩子沟通,为孩子预留“自我思考”的空间。找出迷茫或放弃的原因,帮助他们梳理自己的想法,引导出正确的选择。
2 多培养专注力、自我挑战精神,同时建立规则意识
对于“次成就型”孩子,有意识营造外界干扰小的环境,减少外界对他们的吸引力,多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多鼓励孩子为自己设立不同时期的目标,并在目标成后给予适当称赞和奖励。培养他们的自我挑战精神和目标驱动的行事习惯。与孩子多进行规律的生活,不要过分放任孩子,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高天赋”人群,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高天赋不再只拘泥于简单的智商卓越,而是集智力、创造力、目标执行力三力相结合的综合认知。
聪明孩子们,也不都是学霸。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次成就型”孩子,我们对其的关注还远远不够。同那些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群体一样,“天赋型”学生同样需要得到帮助。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不同成长空间,成就他们不同的发展路径,是一直以来的责任。如果我们真正做到对待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做到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全纳教育才会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