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踏足八国探讨教育的纪录片《学习的人》,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
来源: | 作者:pro92f3f8 | 发布时间: 2020-02-23 | 967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型肺炎的发生,各省市的学校被迫实行线上教育,这不仅极大地挑战了学校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率,更是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力与自控力。

在老师们高声倡议“强自律、不放任、强自主、不放松”的时候,小编被一部教育题材的纪录片深深吸引。该作品将镜头投射到了八个不同的国家,历时两年,记录了它们大相径庭的学习方式并获得一定启示。或许,这些观点也可以为当下的学习者与教育者带来一些反思。

文、编 | Kimberly

以教育为题材的纪录片并不在少数,除了早些年在BBC播出并引发热议的《中国式教育》和《人生七年》外,近几年,国内推出的包括《他乡的童年》和《零零后》等教育纪录片,也广受好评。

去年推出的《他乡的童年》获得了豆瓣9.0的高分

而今天,小编想要推荐给大家的这部纪录片,来自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与上述作品单纯聚焦泛教育不同的是,《学习的人》更多地将关注点投向了教育背后的文化差异,节目组用两年的时间,走进了韩国、中国、印度、以色列、非洲、美国、法国和英国八国的中小学及大学,实地采访了当地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并展开不同方面的探讨。


纪录片的主人公则为四位教育背景迥异的哈佛学霸,分别为韩裔移民2代Scott、被犹太人收养、在以色列长大的韩裔Lilian、爱尔兰裔移民2代Jennifer和在多种文化融合中长大的Brian。

《学习的人》四位主人公


与其说是主人公,不如将他们称为一线观察者更为妥当。跟随节目组的脚步,他们在不同国家与不同阶段的学习者与教育者交流、探讨,与荧幕外的我们一同思考:到底是怎样的文化、怎样的传统、怎样的思考与生存方式,导致了教育的不同,塑造了如此多元化的“学习的人”。


东亚文化圈:
“学习的快乐不在学习的过程中,
而在得到结果的瞬间”


毋须讳言,东亚文化圈(包括中日韩在内)的学习压力非常大。作为一名踩着一沓沓试卷、一路被补习班洗礼成长起来的90后,小编与接受体制教育的广大中国学子一样,深知读书的“痛”。

在《学习的人》中,这个“痛”则被更撕裂式的揭开。四位主人公来到了河南省信阳市 “状元村”的观庙高中(常年在全市大学录取率中独占鳌头),由于是当地唯一一所高中,这所不大的学校容纳了足足1500名学生(纪录片拍摄时数据),通过镜头,我们不难发现:该校每班的容量非常大,硬件条件普通且学生普遍住宿。


观庙高中的学生在早自习

早自习时间内,在一张张被教科书堆积如山的书桌背后,每一个学生都专注于大声朗读,问及原因,孩子们称是“为了高考”、“ 早上记忆力好方便记忆”、“能够增加智商、记住更多知识”。这样的早自习,他们每周要经历五次,此外,算上周末,每天的学习时间为12个小时,学习,是他们的全部生活。


家长在另一边,同样忙碌。每天的午餐时间,他们都会将新做好的、热乎的饭亲手送到自己孩子手上,等他们吃完,再把饭盒带走,日复一日。

在等待孩子的间歇,他们也会与其他父母闲聊,话题无外乎孩子的成绩,颇有套话之嫌。小编似乎已经能够想象,回到家中的孩子,一边拖着疲累的身体赶着作业,一边还要被父母念叨“哎呀,这次那个谁考得比你好啊,你要加油啊。”


节目组后来来到清华大学,试图通过这扇窗了解中国学子,尤其是顶尖学子学习的目的时,不难发现,这四位哈佛学生受到了一定冲击。“为什么要学习,因为高中的时候是为了父母而努力学习,为了让他们高兴,而现在的想法是要改变这个社会和世界。清华有许多前辈都在为社会贡献力量,使中国变成强国。”


这样的想法与邻国韩国相似。

同属东亚文化圈,亚洲人在自我介绍时更愿意说的是“我们”,而欧美则更爱用“我”这个字眼。


亦正是如此,“为家庭取得荣誉”是韩国学生的学习动机之一,他们肩负了家庭的厚望。在韩国,普遍认为上大学决定着人生的很多部分。

由于国家小,就业进入大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进入好大学于是成了不可动摇的信仰,随之而来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小学生在采访时说道如果成绩不好,会被朋友看不起,和学习不好的孩子玩会和他一样变成傻瓜”。


因此,从小学开始,韩国的孩子就已经习惯于学校、家、补习班三点一线的生活了,为了不输给同龄人,他们选择熬夜来赚取更多的时间,据纪录片中几个孩子称,他们每天的睡觉时间都是11点。“学习的快乐不在学习的过程中,而在得到结果的瞬间”。

为了更好地准备高考,韩国的部分学生会选择住进考试院。

在考试院集中的鹭梁津,学生们把自己关在一个只有书桌和床的小空间里,每天12个小时的复习和题海战术,夜以继日地准备高考,也难怪韩国的高考常被称为“一个人孤独的战争”。


不过,韩国的妈妈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想法,大名鼎鼎的江南妈妈们经常聚在一起,对教育现状进行不逊于专家的尖锐分析。

比如,她们提到:比起有特长的孩子,在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的孩子更好;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务必要将孩子送到补习班等,而这些,在韩剧《天空之城》也有提及。


“江南妈妈们”常聚在一起讨论孩子的教育


日本的高考同样是社会大事。有着130年历史的东京大学,始终延续着以贴大字报的方式公布录取名单的传统。当天会有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录取现场的盛况,每年都会引起日本社会的极大关心。而这也充分说明了日本民众对于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在家长看来,考上名校是未来成功的保障,也是整个家庭的骄傲。

东京大学发榜现场


另一个邻居——印度的竞争显得更为夸张。印度的高考JEE被称为全球最难,集中在数学、物理和化学领域,印度排名第一的印度工科大学甚至比英美的顶尖高校还难考。

此外,由于印度森严的等级制度,中下阶层得以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高考,进入最顶尖的大学。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能够取得好的成绩,即使在条件极差的补习班中,他们的眼中也放着光芒。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学习方式,《学习的人》指向了东亚文化圈的儒家文化,从文化历史来看,儒家文化很早就产生了科举取士,学习变成一种社会选拔。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学习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还是全家人的事情,国家的事情。

印度学生在课外补习中


至于学习的形态,中国和韩国来自于儒家文化,儒家典籍从一开始以背诵和会意为主,印度的文化来自印度教,通过婆罗门口口相传和打手势背诵流传下来,并且宗教中的数学成就也非常高,所以印度学习的背诵和计算能力世界一流。

印度小学生要求熟练记忆“贝塔”计算法则,因此印度人具有很高的速算能力。小商贩不用计算器,只用心算就能很快核算出多种货品的总价。

那么,欧美文化圈与犹太文化圈和我们有哪些不同呢?


欧美文化圈:合作交流辩论是主导


亚洲孤独的竞争不同,英美以及欧洲的教育发展于中世纪的辩论。中世纪的大师哲人们在市场上,集市上和别人辩论,通过交流来形成自己的思想。具有知识的人聚集的地方发展为大学。

在牛津大学,有着200年历史的牛津讨论联盟,由学生管理,每周请一位全球名人和学生分享观点,展开辩论。辩论是牛津学生的特权,他们举起学生证就可以上前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接受牛津学生挑战的世界名人有科学家爱因斯坦,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美国前总统里根,尼克松,卡特,歌手迈克尔杰克逊,演员摩根弗里曼等等。更近期的包括万磁王/甘道夫Ian McKellen,权利的游戏剧组,史蒂芬霍金,美国前国务卿约翰克里等等。


此外,牛津大学保持着学生一起在学校食堂吃晚餐的传统,为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为了不显得随便,每一位学生都会衣着正装。

基督堂学院的 Andrew坦言,相对自己学习,他们更喜欢一起讨论,共同成长。而这显然和亚洲人不同,考入西江大学(韩国大学前十)的许善花坦言:一起学习对自己提高成绩并没有任何好处。


在牛津大学,有一种上课方式为小班课,即学生先根据主题查阅文献和资料,和同学讨论交流意见,写成随笔邮件发给老师后,根据所准备的话题,与老师进行一对一的讨论。在这里,学生与教师平等,他们与知识也同样平等。

法国同样热爱讨论,作为唯一一个在高考中考哲学的国家,在中学的教育中孩子们就要学会哲学的思想,分析世间万物的逻辑。在法国的咖啡厅,每周都有自发的成年男女,就不同的哲学话题进行讨论。即便是即将高考的Sistin(音译),也没有选择去补习班温习,而来到了这里。

聚集在一块探讨哲学的法国人


这样的习惯早在法国学生还在读小学时候就已经形成。彼时,尚未识字的孩子们就已经在老师的带领下用辩证的思维讨论人世间存在的各种所谓“真理”了。


在美国的精英教育中,最具代表性的教育方式是哈克尼斯圆桌。他们所有的课程,文学,物理都要在圆桌讨论,学生们需要提前做功课,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他人的想法学习。

同样是历史课,老师不会让学生去演绎,而是会问:你认为伯里克利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犯了什么错误,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错误?

在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母校——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老师鼓励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想法,并且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意见。



麻省理工同样如此,教师,与其说是教授者,更像是倾听者,而学生之间,则采用讨论+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


犹太文化圈:
子女放学回家后不问学到什么,
而问提了什么问题


八国之中,犹太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最震撼小编的,作为犹太人的Lilian似乎也是对本次拍摄领悟最多的主人公。历史上来看,犹太人在教育上创造了至今无法被超越的奇迹。

比如:全世界770位诺贝尔得主中,有153位都是犹太人。他们仅占世界人口的0.3%,却贡献了超过20%的诺贝尔奖。

培育出的世界伟人包括:思想领域的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马克思;商业金融领域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罗斯、巴菲特等,科技方面包括英特尔创始人格罗夫,谷歌的佩奇和布林,微软的鲍尓默,甲骨文的拉里森,dell的戴尓,Facebook的扎克伯格等。

历史上的犹太名人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犹太人学习的诀窍,那就是:积极提问。Lilian 的父亲在纪录片中提到,Lilian小时候放学回家,他和妻子不会去问今天学到了什么,而是问她今天提了什么问题。他们认为,只有深度思考才能提出问题。


在学校,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的观点是什么?在犹太人聚居的图书馆里,人们不是安静地看书,而是两两一组激烈地讨论,即便两人完全不认识。

在犹太人看来,激烈的提问和回答(大声)是他们历来的传统,他们需要在不断提问(questioning)、反复沟通(interaction)、仔细思考(thinking)中一步步知所以然、刨根问底并最终获得知识。


Lilian的父亲在盛赞亚洲勤奋的同时,也不免有些可惜地指出:思考和提问才是最重要的,它们带来的是探索、创新与进步。学习知识并背诵这样的事情谁都会做。勤劳的民族也要会休息和享受生活,孩子们需要睡个好觉。


结语


纪录片《学习的人》虽然只有短短五集,对三大文化圈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记录与反思,但对于本质层面却更多是浅尝辄止,留了许多白。

总体来看,文化圈之间差异极大,而文化圈内部则展现了更多的相似性。那么,东方社会为什么大家那么用功?而西方为何相对轻松?

在小编看来,第一在于东亚文化资源稀缺,第二在于贫富差距大,文化资本投资收益比大。为何中韩教育不讲究创造性,不讲究幸福快乐?很大程度上在于,现目前,东方社会仍处高度发展阶段,需要以任务为导向的实打实的成绩。而在一切相对稳定的西方,精英阶层机会导向占比便更大。

小编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借此机会分享给各位读者,也欢迎大家积极留言讨论:

“东亚人平均智商很高,但作为群体,表现并不与智商相称。儒家传统社会是不鼓励独立思考的,在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群体是乌合之众的模式,智商低于个体。

而西方国家这方面相反。这个角度应该有一定解释力。不独立思考——从众——社会稳定性,和群体智商下降是一体两面的事。互相独立——正态分布,互相影响——幂律分布,幂律分布是否也是从众的数学模型呢?”


注:《学习的人》可在b站上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