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父爱很伟大,但如今纯粹报道父爱俨然无法挽回悲剧。背后的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抑郁症问题;激情自杀的预防乃至如何避免下一个悲剧,才是我们更应该要关注的话题。
文、编 | Coral
刚过去的周末,发生了一条让人心碎的新闻。
四川泸县一名15岁女孩小曾从25楼跳下,女孩父亲为了救女儿,在楼下徒手接住她,不幸的是两人经抢救无效双双身亡。
昨天,女孩哥哥和母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哥哥在电话里头声音带着哭腔,他说“爸爸很伟大,任劳任怨。希望我们在悲痛的时候,把爸爸跟妹妹安安心心地送走,我们这个家庭后面平静地生活下去......”
女孩母亲说女儿患有抑郁症。在跳楼当天,她还去补习班练习了钢琴。至于网友猜测的女孩自杀系父母逼迫她练琴所致,是不实信息。女孩母亲说:“查出孩子有病(抑郁症)后,孩子主动提出想学钢琴,才报的班,还买了钢琴。”
在今年上半年,家人在女孩胳膊上发现划割的伤痕,但女孩什么都不愿意说。
这个新闻最让人觉得悲痛和惋惜的地方,除了事件本身外,还在于父亲的举动。25楼,正常人都知道不可能接住,但女孩父亲还是做了 。
对此,我看到网络上有很多条留言,让人泪目。
作为父母第一反应肯定是去接,可是跟接子弹有什么区别?
25楼,或许这位伟大的父亲已经做好一命换一命的准备了,这就是父爱。
父亲以自身的死亡,证明了自己对女儿的爱,只是这种方式过于悲壮。
纵然父爱很伟大,但如今纯粹报道父爱俨然无法挽回悲剧。背后的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抑郁症问题;激情自杀的预防乃至如何避免下一个悲剧,才是我们更应该要关注的话题。
青少年抑郁比你想象得严重
在过去几个月里,很多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离开人世。就笔者不完全统计,仅从2020年4月份至8月份,媒体报道的未成年人自杀事件就不下11起,涉及人数超过16名;其中有8人失去了生命。
有些是因为学业压力,有些是因为和家人发生矛盾,有些是因为校园暴力...
而女孩小曾,我们纵然无法得知她自杀的具体原因,但抑郁症无疑是主要诱因之一。
笔者梳理媒体报道时发现,小曾父母在怀疑女儿患病后,便带她去了医院检查,在得知女儿患抑郁症后,就辞去了外地的工作,回到老家陪她。即使最后还是无法挽回悲剧,但我想,就像小曾父亲最后不顾一切的托举一样,全家人曾经竭尽了自己所能,想要“挽救”女儿。
事实上,近几年来,国内外抑郁症的状况让人堪忧。
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3.4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人;2009年《柳叶刀》上一篇流行病学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
其中10-24岁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接近全球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水平1.3%。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病。
但与这让人堪忧的数据形成对比的是,国人对它的了解少之又少:患病者往往得不到家人的支持,被视作脆弱、矫情、心情不好等。而又是这种不理解,加大了患病者的痛苦和无助。
我们采访过的心理咨询老师严老师告诉我们,“青少年本身就容易经历痛苦,而由于年龄的局限使得他们并没有足够成熟的经验或策略来处理这些痛苦。外加上大多数人又处于初中、高中这种学习高压的时期。痛苦无处排解,自己又缺少经验。这种双侧夹击的'折磨'会让他们非常辛苦。”
一旦这种"折磨”长期纠缠着孩子,后果是可怕的。
家庭、学校、社会的支持缺一不可
当我们回过头来考虑青少年自杀或者心理问题的对策时,不应该只是问,“他们为什么要自杀”、“他们怎么就抑郁了”。因为,当他们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恰恰说明我们的教育已经晚了好几步。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可以从哪些地方努力,在前期就避免孩子出现这些问题。
1、构建良性的亲子沟通环境
在女孩跳楼惨剧发生后,很多人在网络上倾诉了自己青少年时期想要自杀的瞬间。
这当中,来自知乎网友“曹泽宇”的一段独白,让不少人找到共鸣。
“小时候忘记是因为什么事情,我和母亲爆发了争吵。总之是我受了委屈,但她不相信。对她来说,她没有兴趣探究我心里想着的是什么。她话说得很重,用成年人的言语套路和武力威胁让我无从辩驳。我绝望地哭喊:“不是那样的,不是那样的",但是她无动于衷,冷静地看着我,像在看一个毫不相关的人...那一瞬间我突然想如果我拿刀自杀了,她是不是就能好好听我说话,我甚至充满快意地想象在我葬礼上她哭天抢地的样子。”
这段灰暗的心理独白,目前为止得到了将近六千个赞。
很多人说,和楼主有过类似的经历。
即便这些经历,在自己长大后回忆起来会觉得幼稚或者无法理解,但这也恰巧说明孩子的思维和成年人是不同的。孩子看待事物更为简单和激烈。
而当一个孩子在选择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她(他)内心一定是装满了天大的孤独和绝望,觉得身边的人都无法理解自己。
大人的傲慢、不会沟通、不愿意倾听,这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极具杀伤力的“暴力”构成了众多青少年自杀悲剧的诱因。
怎么做呢?建构良好的亲子沟通是所有父母应该注意或者学习的课题。
此前,芬兰赫尔辛基简快治疗研究所认证教练关军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如何通过有效的家庭沟通,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下图所示,我们需要学会运用ABC理论。
简单来说,我们遇到了“诱发性事件(A)”,大脑基于“对A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观念(B)”,从而引发了相应的“情绪和行为(C)”。
所以想要积极地解决问题,就有先尽量把自己对问题的观念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对此,关军老师举了个例子,一位妈妈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孩子忽然聊起了其它话题。
如果妈妈认为,这是儿子故意拖拉,那么不仅自己心情会不好,训斥之下,儿子也不会愿意去写作业。
但是,如果妈妈向积极的方向调整了自己的观念,从孩子的感受出发,发现儿子其实正处于“非常想和别人分享”的状态,进而能够调整心态,夸一夸儿子的闪光点,那么也会赢得儿子的合作。
在沟通时,家长也要注意,少用下面这些“减分子弹”破坏亲子关系,而是多接纳孩子的情绪和需求,信任孩子的动机与能力。
回到抑郁症话题,倘若我们发现孩子有以下症状时,家长一定要留心。
除了常规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外,家长也应该思考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
下面这位家长的做法或许值得人参考。
2、学校生命教育课程必不可少
主持人白岩松曾经在一场讲座上说,“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事实上,死亡教育不仅是如何面对死亡的教育,更是如何生的教育。
遗憾的是,国内的生命教育始于2000年,但至今教育部都没有给出全国统一的生命教育纲要或者课程标准。且在教学方式上,大多还停留在生物课、班会课或者活动课的形式,还没有形成体系。
而有些欧洲国家,譬如丹麦,他们对于死亡就充满了大智大慧。丹麦的很多学校甚至就建立在墓园里,他们觉得墓园的环境安静、优美,适合孩子学习。比起死亡,丹麦人更看重的是如何生,譬如他们更追求生活的高质量,当然这也跟这个国家的高福利有关。
借此,我想说的是,在学校课堂上,相应的、有效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建立和设置刻不容缓。我们要通过生动的课堂,不仅要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也要帮助他们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过好自己的一生。
3、社会专业机构也需要提升
除了学校和家庭,公共社会也需要建立一套预防自杀和心理干预的机制。这次疫情期间,全国都开展了心理咨询和疏导,也让我们更加注重专业的力量。
说到在青少年自杀预防方面做得比较有成效的机构,就不得不提加拿大自杀预防中心(Kids Help Phone)开展的青少年自杀预防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KHP已经将青少年自杀预防教育专业化,值得我们借鉴。
KHP下设了咨询服务与项目部、收入发展部、财务与行政部、创新科技部、新闻编辑室五个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以新闻编辑室为例,这个部门的日常工作是发布有关KHP进行青少年自杀预防教育的相关信息,广泛宣传青少年可以寻求的预防自杀的帮助途径,建设专家资源库、专家评论栏目,定期发布 KHP的调查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同时,还负责发行有关青少年自杀预防教育的出版物,例如TeensTalk、ProofPositive、Impact Reports、Financial Statements、TaxReturn等。
这些方式都及时传播了“自杀可以预防”的理念,也让大众了解如何预防自杀,在知识普及方面有重大贡献。
在雇员和志愿者方面,KHP也注重人员的专业性。
青少年的自杀预防涉及青少年可能遭受的“失业、失意、贫困、家庭纠纷、受到挫折的爱情和嫉妒、酗酒、犯罪者的自杀、肉体上的痛苦、精神病”等问题,这都需要 KHP雇员比一般的社会工作者有更丰富的教育经历、专业的心理知识、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能迅速感知求助青少年的困惑和痛苦,对他们的求助和咨询作出灵敏反应和精准引导等。
KHP要求雇员“以诚实态度和准确的方式认识和描述其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经验、职业关系、能力和服务性质等情况”,而不是仅仅参加一个讲座、示范课,就宣称自己在专门技能或培训领域获得了相关资质。
同时,KHP在招募志愿者时,也会强调志愿者必须具有善于沟通的技能和乐于奉献的服务精神。一些从事特殊自杀预防项目的志愿者,还必须具备相关的教育背景或专业证书。
结语
预防青少年自杀,这个话题一直都很沉重,但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这当中,笔者认为父母的关心、学校教育的支持是最为重要的。家庭和学校应该是孩子的精神避风港,而不是深渊。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明媚的童年乃至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