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爱孩子,就得明确与孩子之间的“界限”
来源: | 作者:玉关虎竹 | 发布时间: 2020-12-02 | 1171 次浏览 | 分享到:
著名心理学专家武志红在给某本书的序言中写道,“我常觉得,好像看到了满天繁星,那一个个黏稠得化不开的故事,经过她的处理,都变得重新具备了鲜活的生命力……这是一本具有非凡疗愈力的书。”

思塾第三期,我们向您推荐这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作者安心以一位中国母亲的视角,结合大量教育实践案例,她系统而精辟地阐述了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的“P.E.T.父母效能训练”。

“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不是在带领,而是跟随”——父母既是孩子背后的支撑,也是跟随着孩子一起前进和成长的赶路人。

文 、编 |  玉关虎竹


“中国式界限”

安心用了很多笔墨阐述“界限”这两个字。明白什么是界限,父母对自己、对孩子才能有着更加清晰的认知,才能预防“越界”。而只有“不越界”,孩子才能在一个自然、自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书题中的“远远”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远”,是要明确父母和孩子之间应有的距离,和“中国式界限”说再见。


// “中国式界限”就是没有界限

中国人其实很懂什么是界限。早在西周,人们就知道“当屏而立”。使用屏风将室内的空间隔断,房屋不但不会显得局促,反而平添出好几分的雅致——这便是界限的美学。

吊诡的是,这样一个有着极高审美力的民族,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对于界限的极度混乱。

所谓“中国式界限”,说白了就是没有界限。

书中,安心举了中国社会很多“越界”的例证:“中国式饭桌”——坚持给你夹菜,也不考虑那是不是你爱吃的;“中国式尊老”——潜意识里觉得老人都是弱势群体,也不顾老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中国式爱幼”——你妈永远比你更早知道什么时候冷……凡此种种,还总是要被赋予上一个“爱”的名义,当你要反抗时,身边就会传来一个声音:“这是因为爱你啊。”暗示着你应该高高兴兴地接受。

很多时候,中国家长的越界表现在语言上,而且丝毫察觉不到自己是在侵犯。比如父母对孩子开玩笑说:“以后弟弟出生了,就不要你了”,还有那句经典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其实都是非常不尊重孩子的。安心认为,我们对于言语的杀伤力常常是低估了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会被听到耳里、看在眼里,即便当时没有引起什么强烈的反应,也会实实在在地影响孩子对自身及周围各类问题的看法。

还有一种越界,是父母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给孩子。安心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在外吃饭,邻桌的妈妈在给孩子换衣服的过程当中,嘴里念叨着“羞羞,羞羞”。”很常见的生活场是么?可安心说,这其实已经是一种性侵犯了: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性教育至今仍然非常失败?和父母的“越界”有着很大的关系。“性”是自然造化,可有些父母却一代代、接力棒似地把“羞耻感”投射给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在提到和性有关的话题时,仍然会不自觉地感到羞耻。

“有多少时候,我们错把投射当成爱,但这不是爱。真正的爱,伴随着觉察,有了觉察,才不会在心理上越界。”


// 少些期待,多点界限

基于这种坚定的界限观,安心对传统的“望子成龙”理念发起了冲锋挑战。她明确指出:“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

当人在播撒一颗种子的时候,脑海里就已经有了它长成参天大树的模样——这种期待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但是,我们真的要以“人工种植”的逻辑来养育孩子么?

停止对孩子的期待,并不是放弃,而是对他们最大限度的包容与信任。正如安心所说的,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

所谓期待,就像是给孩子硬生生地画了个圈。失去了自己的疆域,久而久之,孩子会失去自我,像一个泄气的皮球。安心在文中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活在父母期待中的孩子(化名小妮)的信,其中写道:

“我可以选择死去,也可以选择如行尸走肉般苟且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但在我心中被我牢牢牵扯住的那丝希望让我无法离开这里……现在,我只能以我的父母和老师的标准来活着,就好像自己想要的已经没了,留下这张人皮来带给他们快乐吧,也许有一天我也会为此感到快乐。以此来记录我的重生。”


界限被剥离的少女,写出的文字让人何其胆寒!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从很现实的角度来说,在科技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极有可能是过去和如今都难以想象的。以上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去期待下一代的样子,难道不荒谬么?

“界限的本质绝非关系的破坏或疏远,真正的界限感是带着温度的,是源远流长的细水,滋养彼此的灵魂,因为当中充满尊重与信任。”

爱孩子,从不评判开始

当父母开始评判孩子的时候,其实是主动放弃沟通的机会,塑造出一个权威的形象。

评判包括批评和赞美,在安心看来,这二者都不是亲子沟通的最好方式。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应该是“从感受与需求出发,从真相出发,从心出发”。

不评判,是对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肯定。不被评判的孩子,才会拥有稳定的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 别再说孩子“不乖”


中国人常以“乖”作为评价一个孩子好坏的标准,看完安心的书后会觉得,这真是成年人的自以为是、盲目地以自我为权威。

“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其实跟大人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习惯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


创建P.E.T.课程的托马斯博士说,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没有孩子不乖这回事,只有未被满足的需求等待被看见;也没有所谓的偏差行为,那是孩子爱的呼唤。

“孩子发表某个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我们就启动说教机制……但我们极少会说某个大人不乖。”

所以,孩子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理取闹”:不想吃饭,也许是饭菜不合口味;不想睡觉,也许是白天的精力没有耗完;不想穿毛衣,也许是衣服的毛刺儿让他身体不舒服……在不了解孩子的需求前,就扣一顶“不乖”的帽子,实在是一种偷懒且对孩子不尊重的行为。


// 不带评判地倾听

“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么倾听就是让我们走向彼此的桥梁。借着倾听,走入彼此的世界,温暖彼此的胸膛。”

倾听,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能给到的最好礼物。

倾听能够引导孩子及时地释放出自己的“情绪能量”,而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极其关键的。安心认为,情绪其实就是隐藏于我们内在的能量,即便是野鹿也知道通过抖动身体来宣泄恐惧的情绪。如果孩子长期压抑内心的情绪和真实想法,这些能量便会埋藏在潜意识里,成为一颗颗“深海炸弹”。

当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时候,父母所能做的是:一,带着同理心和耐心倾听,不要用大人的逻辑随便指责孩子是“没事找事”;二,回应孩子的表达,让他知道自己的内心得到了父母的悉心关照。

只有不带评判地倾听,孩子才不会瞬间激发叛逆心理,父母才有机会深入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安心在书中给出的大量案例都证明,孩子某些看似“反常”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诱因,她把这种诱因称为“洋葱核”。

“当孩子有什么父母无法接受的行为发生时,父母最习惯的发问方式通常是“怎么办”,第一反应是怎样阻止孩子的行为。这样做治标不治本,如果不了解根本原因,孩子的某些行为还是会反复。”

剥出了“洋葱核”,父母和孩子之间才算是达成了一次真正的沟通,父母也才算是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内心。

爱与责任无关


安心在第三章的导言里写到:“很多时候我们混淆了负责任和爱,爱无关责任。”

这好像和我们长期以来的固有观念不太一样,父母生下孩子,不就应该负责么?

可安心认为,父母对孩子,只谈爱,不谈责任;父母要负责,也只是对自己负责。“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


// 离婚是你自己的事

有家长某天问安心:“我要离婚了,有件事情我要向你咨询一下,离婚会伤害孩子吗?”

安心的答案则是,“孩子不是你要不要离婚的理由,孩子承担不了那么大的责任,你的幸福是你的责任,不是孩子的。”

很多时候,明明是自己的事情,我们却非要跟孩子牵扯到一块儿。多少年后,有的父母会告诉孩子:“当年,我是为了你才没有离婚的啊!”言外之意,好像是孩子害得自己牺牲掉了幸福。安心说,这简直是“孩子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

父母对自己负责,首先需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太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这固然是一种宣泄方式,但孩子的心灵没有办法承受这些的。“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是父母必修的功课。当父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时,才能跟孩子更好地沟通,表达当下的感受,而不是释放过往压抑的情绪。”

父母只有内在成熟,勇敢地对自己全部的人生负责,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才会从容智慧。安心又说,负责任并不是要求完美,比起完美,做真实的父母更重要。她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叫“内省不疚”的概念:“我们可以不断反省,但真的无须内疚,在每个当下,你就是最好的你。”


// 最好的教育是信任与理解

安心在教育实践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悖论:父母一面责备孩子不够独立自主,一面却在剥夺孩子的自主权。决定孩子该吃什么,该穿什么,该参加什么样的辅导班……

在安心看来,最好的教育就是信任和理解。“当一个孩子被理解、被信任时,他就会知道怎样为自己负责任,产生自律行为。自律的产生,来自孩子的内在动力。”


当然了,信任、理解不代表一味放纵。当孩子的行为给父母或他人带来困扰的时候,父母是有权利也是应该告知孩子的。但这种告知不应该是上下行式的命令,按照安心的说法,重点是“坦陈感受以及该行为带来的影响”。

而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被理解、被信任的孩子,更能学会为自己负责,也会更加自律。

停止攻击,停止伤害

安心在书里讲了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在英国,一个孩子偷拿了超市货架上的东西,被父亲发现,这位父亲将孩子强拉到收银台让他道歉,还把整个过程用视频记录了下来。

很多网民都给这位英国爸爸的教育方式点赞,可是安心却说:“看完这个视频,我很为这个孩子难过”。


// 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特意在网上找来这段小视频,看完以后,突然有些明白安心为什么说自己“难过”了。视频中的孩子不停地捂住自己的脸说“太害羞了”,可爸爸却一定要当众曝光孩子的丑行,并说他“不在乎”。

父亲在乎的是孩子未来不能成为一个小偷,不过安心对此有不一样的看法:“这样的做法满足了父母教育孩子的用心,但也让孩子在那一刻充满惊恐、害怕、无助、难以面对的难堪和随之产生的罪恶感,以及在他人面前抬不起头的低自我价值感。”

可以确信的是,这个孩子在此事件中学习到的,与其说是责任感,不如说是罪恶感。这份极度的惊恐和羞耻将会烙印在他的记忆中。他可能也就是刚进幼儿园的年纪,对成人世界的法律和道德尚且停留在懵懂无知的阶段,这个时候,父母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确实十分关键,但正如安心所说的,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呢?


父母可以跟孩子表达,无法接受这样的行为,然后倾听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商量如何处理此事。在照顾孩子感受的同时,协助孩子把东西还回去。

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分享这样的做法给超市带来的损失或麻烦,让孩子了解事情的后果。这样一来,在他心里产生的将会是责任感,而不是深深的罪恶感。责任感能养人,而罪恶感能毁人。


// 零惩罚、零奖赏

安心十分认可P.E.T.所提倡的“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她引用了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的一句话:“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

惩罚也好,奖赏也罢,实质上都是预设了两个级别、两种地位。我们从来没听说过下级赏罚上级的吧?

惩罚会给孩子带来恐惧,而奖励则使父母对孩子的爱加上了限制——如果做的好有糖果,做的不好就是大棒,那父母对孩子的爱难道不成有条件的了么?而在权威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内心会是自在、健康和完整的么?

由此,安心提倡给孩子“完全的尊重”,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自尊、尊人,才能拥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


// “面质性我信息”

只有去掉语言中的攻击性,沟通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对于如何放下“言语之戈”的问题,安心认为,“面质性我信息”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所谓“面质性我信息”,是P.E.T.中一种无伤害的表达方式,它正是基于对孩子“完全的尊重”。在冲突性的场景中,我们第一步应该做的是不带评判地倾听,了解孩子的烦恼和感受;然后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困扰、引导孩子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的核心在于停止攻击,并把做出调整和改变的责任留给对方。

“一条恰当的面质性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地沟通。”

结语

安心的这本《在远远的背后带领》用49篇文章深入浅出地记录了自己十多年来实践P.E.T.的心得,可谓干货满满,里面提到的很多案例也值得每一位父母亲借鉴和思考。

看完整本书,可以发现,安心的理念主要有三个重点:

首先,父母得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大人,坚定内心,管理情绪,不求完美,但求真实;
其次,养育孩子的初衷一定只有“爱”,而不是其它任何东西,爱孩子,就得尊重孩子,明确与孩子之间的“界限”;
最后,明确“界限”的核心是给孩子“完全的尊重”、耐心的倾听,既不评判,也不伤害。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那条看不见的界限是暖,是智慧,是无条件的爱。也唯有如此,孩子才能自由生长,才能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