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MEDIA 
顶思传播
见信如晤,这位剑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教授,送给了17岁外孙女怎样的人生礼物?
来源: | 作者:Mina | 发布时间: 2021-02-23 | 938 次浏览 | 分享到:
如果你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你将如何与TA谈论友情、爱情、性、以及金钱等等宏大的价值观问题?这些严肃、复杂、宏大的议题通常令家长与老师们感到头疼,有没有一种“润物无声”、深入浅出的方式慢慢的引导他们塑造客观、包容的价值观呢?艾伦·麦克法兰,这位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用30封给其外孙女的信,探讨了世界之道。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综览世界文明,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畛域。本书面世后,立即在英国引起巨大轰动,评论界一致认为它即将或已经跻身经典宝库,成为英国为世界贡献的又一部杰作。

文、编 | Mina

莉莉是本书作者艾伦·麦克法兰教授的外孙女,对世界之道充满好奇,经常向他提问:“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于是,教授写下这部专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问题。身为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和教师,作者运用自己的丰富 学识和经验,对莉莉的提问给出了深入浅出、极富创造性的回答。

这30封信纵观人类历史,纵览世界闻名,笔锋的指向,从个人层面,直达哲学、宗教、政治等更宏观的领域。莉莉的问题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考者——从青少年到成年人——这段过程之中永恒的困惑。同样,教授的回答也没有时间性,它们是每一个思想家可能给出的答案。




就像作者本人在书中所说,本书编排的很像是一本小型的百科手册。读者在阅读时不必按照目录顺序进行阅读。

“大可以从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开卷,然后进行前后跳读。有一些信的内容你基本上耳熟能详,或显得很简单,那么你就可以快速的浏览;另一些信颇具假象:我尽力让思想的表达保持简明,但是字面下往往潜藏着十分复杂的、或许完全陌生的概念。还有一些信你需要慢慢地读,一次读一封,不要再多。因为其中的思想浓度很大,要像粉尘或水一样,让它们浸润你的心田,然后从里向外洇开。“

作者简介:

艾伦·麦克法兰



英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国王学院院士与不列颠学书院院士,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制作人。

以信为媒,与未来的她平等对话

书信,这一英国人文艺精神中的重要象征从历史一直延伸至今。一封封书信,诉说的是一段段感人置身的时代故事。无论是在经典文学、电影、还是至今仍在各地保留着的阅读会,都使得书信文化得以延续。每年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的‘Letters Live’——见信如晤,每年都会邀请来自音乐、影视、艺术、文学等领域的名人到剧场内现场朗读那些“理应受到更广泛关注的书信”。这足以见得书信文化在英国的重要文化象征地位。

见信如晤: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朗读二战情书

莉莉7岁,是一名英国小女孩,住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开夏郡。艾伦·麦克法兰是她的外祖父,一名剑桥大学的人类学教授。那一年,麦克法兰决定要为莉莉写一些信件,寄给十年后17岁的莉莉。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麦克法兰出生在英属殖民地印度,之后回到英国本土接受教育,先后在牛津大学、伦敦政经学院与伦敦大学学习历史和人类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剑桥大学任职教授。

作为人类学学者,麦克法兰游历各国,对于欧洲、亚洲国家有着很深的研究。他先后推出了《玻璃的世界》、《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资本主义文化》等多部学术著作。谈及写作本书的原因,麦卡法兰表示,“年纪越大,与喜欢尝试用更加简洁明了的方式去解读、描述宏大的人类历史。”,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本Letters to Lily: on how the world works (《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
正如麦克法兰书中所言,他希望自己能脱离一个年长白人的、英国男性的学者视角,去阐明一些适用范围更广阔的道理;他也希望虽然这些是给莉莉的信,但不同国籍、背景、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的人,对一位外祖父的话语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心领神会。

麦克法兰对莉莉的态度是亲和平等的沟通,而非颐指气使的说教。这些信的读者不是被谆谆教导的对象,而是在受邀倾听一位智者对于世界的经验和认识。

面临17岁的年华,

我们将怎样与之讨论那些永恒的话题?

01

关于友谊

“拥有一个名副其实的朋友,不去开采和利用他,以图私欲,是非常稀奇的现象。它一般见于这样的社会:那里存在许多大致平等的人,而且流动性很大,总能遇见潜在的新朋友。它所风行之处,人生的荦荦大端基本上无须利用私人关系而谋得,人生的需求基本上通过非人格的官僚制度而满足,那是一种以法律制度为后盾的买方卖方关系。唯有在人们不必利用人际关系而图存的环境中,无利害的友谊才是负担得起的奢侈品。“

“友谊的精粹是平等。友谊不是静态的事物。它需要不息地发展、变化和扩张,不断地吸纳新体验。”

“朋友万万不能是喜欢操纵和工于算计的人。倘若你觉得一个朋友在‘使用’你,友谊即告结束。友谊不能买卖,一如真正的爱和美不能买卖。”

“友谊需要建设。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如果不闻不问,它也不会维持。朋友好比一座果园,他们需要精心栽培、剪枝和呵护。然而朋友不能变成你独占的私人财产,你将终生体会到,世上最艰难的事情莫过于分享友谊,和偶尔失去友谊。”

“说来奇怪,与朋友交流的最妙形式往往是沉默。友谊不在说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不说什么。这种“消极”交流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比积极交流更要求亲密无间。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相距愈远,愈是需要表达得一清二楚和直截了当。唯有两人或多人拥有大量共同点的时候,更节俭的消极交流才会产生。”

02

教育可以毁掉知识吗?

“教育的膨胀和形式化并没有形成一股推动力,促成独立的、孜孜好问的思想,因为它并没有鼓励独创性、怀疑精神和不同见解。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精神世界更加封闭了。真理一经写成文字,便赋予了不容辩驳的权威。”

“这种趋势经过若干世纪的发展以后,必然以固步自封告终,许多崇尚学术的伟大传统就是如此。再也没有新的东西可说可想,唯一的目标是谨守积年的知识。天赋神授的开山鼻祖们,如孔子、佛、耶稣、穆罕默德,已将他们的知识和思想分发给了各自的信徒,信徒们因为诠释先哲的智慧,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纷纷过上了小康的日子。

今天,这种趋势有增无已,它的表现是,一切诉诸权威,学习知识靠死记硬背、而非真正的理解。说服、吸引和鼓励年轻的头脑是非常艰巨的工作,利用权威去断言、去支配,或者吩咐学生只许照搬现成知识,却要轻松得多。”

03

如何理性地看待金钱?

“不论采取什么形式,一种东西只要既可以储存,又可以衡量价值和用来交换,它就是一种充分发育的货币。我们的态度决定了它的价值。因此,被说成万恶之源的,不该是钱本身;按照《圣经》的说法,万恶之源乃是对钱的喜爱。”

“某些美好的事物是金钱所不能及的。我不能买卖真诚的爱情和友谊,我不能买卖真理和宗教救赎......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被金钱绑票勒索。钱不知不觉地从我们的指缝间滑走,我们越有钱,好像越缺钱。没有人承认自己的钱太多了,相反却是需求多,钱少。事实上,我们资本主义世界常常被似乎不可避免的货币短缺所驱动,而短缺的制造者正是金钱欲本身。”

“环境总在给我们洗脑,让我们以为金钱真的存在,以为越有钱越快乐。如果不能说服我们花钱、花钱、再花钱,整个资本主义消费机器必然彻底报废。广告牌、电视广告、媒体宣扬的生活方式、体育明星永远冲我们叫嚷“钱,钱,钱”。”

“我们虽然总是挣得不够,填不满日益扩大的沟壑,通过节俭我们却能学会无忧无虑这桩乐趣。当然,生活在当今世界,钱还须够用才行。也许我们还应该开始享受人生的另一大乐趣,那就是看看我们节省下来的一点儿钱可以怎样带给他人带来帮助和快乐。”




30封信件的背后,

是对人类历史与世界之道的深度思考

除上述节选的片段之外,这些三观教育之信,站在平等角度,涉及人类的平等、爱与性、婚姻观、信仰等等,用作者社会人类学学者的角度,为读者呈现出宏大的世界观,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在写作方面,笔者对宏大问题深入浅出的解析,除了为17岁的外孙女提供多样的思考角度之外,字里行间也蕴含着不同文化、历史背后的深刻关系。非常适合初中、高中阶段的青少年三观成型之时拿来阅读。有人说,即使到了大学,或是工作之后,此书也值得一读再读。

“永远像孩子一样提问”



麦克法兰教授在接受商务印书馆的采访时曾经表示,在他17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对一些宏观的问题有了探寻的欲望。但很多成年人都会对他说:“你的问题太深奥了,等长大以后再说吧。”可等到他长大以后,却发现几乎大多数的成年人都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了。

麦克法兰教授觉得自己一个伟大之处就在于,他一直像孩子一样提问。“我做了爱因斯坦所做的事,那就是永远像孩子一样提问。”

“我们要传授给年轻人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我而言,我向我采访的那些大师们学习。他们是我的老师。一旦你学会了他们的方法,学会了他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你对世界的理解也会有新的角度,新的想法也会随之萌发。”

后记:

除了《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之外,还有许多文学作品透过历史的长河为孩子们塑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如法国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创作的《爱弥儿》,美国著名作家奥台尔的《蓝色的海豚岛》,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荷裔美籍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人类的故事》等,无论这些作品或虚构、或写实、或记录,纵使世界不断更迭交替,文字背后所透露的深刻含义始终历久弥新。人们在闲暇之余,不妨拿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读。

关于世界之道,无长幼尊卑之分,拿出来共同讨论,才会迸发新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