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所谓的融合课程,都还停留在第一层。无论是让金发碧眼的外教站台,还是用“PBL” 和“STEAM”之类的国际范儿的概念当噱头,或者表演性质的每周上几节酷炫的翻转互动课,都是表面的点缀,实际还是纯本土体系。还有些学校错误的认为融合课程,就是把课表进行划分,一部分中国课程内容,一部分国际课程内容,这只能叫拼凑,并且还有违规风险。
中高考指挥棒在上,校长和老师既没有跨文化背景,双语能力和双课程经验,也没有融合课程研发的方法和资源,所以就只能装点门面或生搬硬套了。
有效的融合是从包括教育教学目标,学科内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评测体系,师资培训,课程管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进行重组整合。”
怎么融合?
“大概念都懂的,但具体怎么融合重构呢?” 世界顶级咨询公司的高管,旺仔妈妈也加入讨论,“旺仔读的双语中学也告诉我们家长,课程是深度融合的。但入读了之后,发现国际课程和教材都不能引进,天天还是围着中考转。除了外教的英文课和几节国际特色课,其他和本土学校差不多。不是因为疫情,我早把他带去伦敦读书了。”
“你问到核心了” 我笑着说,“融合,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课程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目标的异同
单看知识内容目标,中国国家课程和国际课程,其实有大量共通。特别是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5门科目,有超过80%的知识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一是因为这些学科有大量知识都来自西方的研究成果, 二是我国课程的改革,也不断在借鉴海外。只是知识点的编排顺序,切入角度,及深度和广度不一样。
就能力目标而言,我国的课程改革方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和美系“共同核心州立教育标准”(CCSS)所倡导三大核心素养,( 审辨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IB体系提倡的 (提问、勤思、沟通、反思等能力), 也有大量的重合。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些能力素养都是必备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是区别最大的。主要是政治导向和主流价值观上的差异,之前的香港问题以及面对新冠我国制度的优势,再次证明了什么才是最适合中国公民的。所以,我国的融合课程是必须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这特别体现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及地理这几门核心学科,严格按国家课程要求执行。
所以,从小初高全线贯通的融合来看,并不是叠加的关系。而是在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框架引导下,以中国国家课程的内容作为载体和基础,重构出融合课程自己的特色,拓展学生知识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综合能力。从这个角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仅提供理念,体系或标准的IB 和美国CCSS,就比拥有严格学科大纲的英系课程,和我国国家课程的兼容度更高一些。
第二,教学材料的使用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学校选用境外教材管理办法》,义务教育学校必须严格使用国家指定教材。同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反复强调,老师需要从“教 教材”,到“用教材 教”,有大量扩充提升的空间。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下,结合老师自身的知识信息储备,以及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资源,丰富延展相应内容,在国家课程的主线下,完善补充相应国际课程的先进学科素材。但另一方面,这也对教师们的文化知识储备,综合研发,学术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第三,评测体系上的整和
一切没有匹配评估标准的课程,都是耍流氓。
针对作为总结性评价的校内半期和期末考试,需要包含国家课程以及国际课程的目标评测,以保障学生在两个课程体系的学习齐头并进。对于作为指挥棒的外部统一考试,国家课程统考和国际课程统考也正以非常缓慢的速度逐渐趋同。
取消了文理分科的我国新高考,变成语数外3门必修,加3门选修组合。同时提供两次外语学科考试,取高分录入的方式,以及大学录取也需要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都是借鉴了国际统考和海外大学录取模式。目前世界范围内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承认中国高考成绩,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一流学府。
从大势来说,国内外统考以及全球大学录取标准在未来也终将相互融通,实现真正教育的国际化。但就目前而言,在统考准备这个板块还是需要分开处理。
与此同时,利用好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两个灵活的校本工具,是对于公民统招政策出台后的国际化学校非常重要,通过摇号录取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异可能非常大,老师必须摸清不同学生,在针对中外课程要求上,在中英语言能力,学科知识水平,学习方法和技能等多个维度的情况,有个体针对性的提出融合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课堂上的分层教学及作业布置,双语学习计划,和整体学业规划,甚至匹配不同的德育引导和人文关怀。”
教学黄金三角
“原来这样啊,我也想问一下”,持有中美两国律师证的逸轩妈妈也加入了提问:
“逸轩现在的双语学校,感觉中外教是两个割裂的团队,没太多沟通合作,甚至好多时候给孩子的信息都不一致。我其实很担心,中外老师在自己原来的体系,面对母语学习的学生,都要用全部的时间精力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融合课程里,中外团队真的能实现事半功倍吗?”
“不愧是跨国大律师,最切入要害的问题被你问了。” 我不禁拍手叫好。
“来自纯国家课程中教或国际课程外教,用老体系,老思想,老方法和原有知识储备,不学习,不交流,不合作,都是根本胜任不了融合课程教学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教学法的融合,和双语师资团队的建设。
英国顶尖私校的教育,在小初阶段,更重视学习热情和方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知识内容比国内更简单。从9年级开始,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大量阅读,自主探究,迅速获取知识储备,在11年级时,学业进度就能接近牛津剑桥大一的水平。这样先重视技能和态度培养,后实现知识内容目标的做法, 依赖于英国私校对课程和考试的自主权, 和英国社会对教育的态度,及大学的录取选拔方式。
传统学校,在中高考的导向下,要求首当其冲完成知识内容目标,以量和运用速度取胜。外加家长在教育方面相互攀比,很难接受就读于高价双语学校的孩子,在知识储量上,比免费公立学校的还差一截。所以双语学校在自主决定学生知识获取的顺序和程度上有很大局限。
所以,面对不同教育体制以及社会环境,教学法上的融合变得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清楚的是,中外教学法不是矛盾的,根据Bloom的学习目标体系(Bloom’s taxonomy of learning objectives),中外教学法正好分别对应金字塔不同的层次,相辅相成。中式教学法高效完成基础的三个层级:记忆,理解 和应用;再利用国际教学法切入应用的部分,拔高另外三个程度:分析,评估和创造。由此,学科单元教学的不同阶段,匹配中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它们相得益彰。
当我们暂时没有能完美驾驭中西两种教学法的复合型老师群体的时候,科学有效地让中外教联合教研,共同教学和统一评估是阶段性解决方案。这一方面需要有跨文化跨课程经验的学术设计团队制定出统一有效的融合教学要求和政策(Teaching & Learning policy),以及人性化的融合教学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开放,团结的教学队伍具有科学家精神,不断试错调整,配合与学生及家长的充分沟通,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建立双语复合师资团队的终极目标,是让全体老师都成为不按国籍区分,拥有双语能力,跨文化,跨体系的学术创新型教育人,而非把课程按科目,阶段或内容划分,让中外方老师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但现状是,成熟的中教往往深耕国家课程,但英文能力有限,欠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以及国际视野;外教虽然熟悉国际体系,但缺乏对我国学生,文化及法律法规政策的认识。
在理念,思路,方法,能力都不一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出现逸轩妈妈描述的场景,中外方团队的长期拉锯战,争夺课程教学主导权。这都是缺乏跨文化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没有对融合课程没有根本认识所造成的。
这个时候,具有很强的双语能力,跨文化思维能力,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及国际视野的新生代海归教师的粘合剂作用就变得特别重要了。整合好三类老师,让他们初期相互尊重信任,互帮互补,形成教学的黄金三角;长期相互学习融合,最终都成长为以统一标准衡量的复合型教师,是双语融合课程成功的关键。”
融合课程的灵魂?
“听你介绍了这么多,感觉这个融合课程是一个浩大而长期的科研项目啊!” 身为世界500强大国企人事负责人的Tony妈妈问“ 我儿子的国际学校,开校两年,换了三任校长,感觉中方传统名校长和资深老外校长都不一定行。要什么样的学术负责人,才能够保障融合课程的质量呢?”
“你问得很好!” 我回答道。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术负责人是整个融合课程的灵魂。
一名优秀的融合课程学术领头人,他必定是一位自身拥有优秀学术背景,双语和跨文化理解能力,以及多课程教育教学设计经验,并且能执行,愿试错,善反思,爱学习的实践型中国籍校长。 只有这样的校长才能站在中间的位置把握好国家政策法规,根据其对中国学生、家庭,社会的深刻了解,和对全球趋势的认识,平衡好融合课程的设置和执行。同时他还需要兼备同理心,包容度,逆境中韧性和决断力,才能带领多元的成长型教师们团结一心,面对重重挑战,完成融合课程这一艰巨的任务。”
结语
看四位妈妈都满意的点着头,我长长吐了口气,话锋一转说:
但必须坦白的讲,各个学校的课程融合都还在探索过程中。
所以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学生,选择进入融合课程,是需要有先驱的勇气和逆境的韧性,以及耐心和包容心的。但我相信,只要是符合我国新阶段的发展方向及教育的科学原理,并且立足中国少年儿童的21世纪培养目标,K12全阶段的融合课程一定会带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教育未来。”
国际化教育的伙伴们,融合课程的探索之路,你们准备好躬身入局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