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教育改革发展之年。除了民促法新政、“双减”政策外,“体教融合”也成了一大热词。连日来,相关政策密集发布。上到高等教育下至基础教育,体教融合正大面积铺开。
“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一如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所言,体育和教育彼此需要。
文 、编 | Zoey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两位来自上海的青少年运动员摘金夺银,着实吸睛。一位来自平和双语学校的学生杨立豪一举拿下U16组男子攀岩两项全能(攀石、难度)金牌,另一位来自南洋中学的朱馨文则拿下了U16组女子攀岩决赛银牌。
▲杨立豪参加U16组男子攀岩比赛。图源:平和教育官方微信
据媒体报道,两位小运动员既是体育健将,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杨立豪在摘得金牌后的第二天就赴美留学,并表示未来想当一名医生。朱鑫文在封闭集训多日后,回校考试照样拿了全班第一。她在赛后表示,“如果有机会,会全力以赴巴黎奥运会”。
体育和学业齐头并进,让两人成为体教融合出来的有力榜样。
01
竞技体育VS学校体育
据顶思了解,南洋中学是全国首批攀岩特色学校。自2010年开始设立攀岩课程,2015年学校自建攀岩场地,2016年引入专业的教练团队,已经发展成为学校体育活动的一大亮点。
除了是攀岩特色校外,南洋中学还是最早一批获得“篮球特色校”及“足球特色校”称号的学校。目前,该校的体育教育以攀岩、足球、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特色项目为载体,坚持做到“学校有特色,学生有特长”。
▲南洋中学学生在做攀岩训练。图源:南洋中学官方微信
南洋中学副校长周英儁接受上海新闻综合频道专访时表示,学校对学生实行分层分类培养,课程设置涵盖兴趣课程到专业课程,最终把好苗子选拔到校队。
如今,建立体育特色校已经成为国家储备竞技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包括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内的多个政策型文件,都提出了加强传统特色校的建设。2020年,教育部公示了全国5000余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名单,涵盖篮球、排球、冰雪体育项目。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曾说,“未来我们会瞄准世界大运会和奥运会的项目,更多地建立专项特色校,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这是学校体育应当承担的。”
由此看来,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02
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
首都体育学院院长钟秉枢认为,体教融合体现的是教育部试图把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到一种通过教育系统来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全新机制,发挥学校体育作为普适教育的功能,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培养高水平运动队和竞技、学习俱佳的学生运动员。
在体教融合之前,还有一个叫“体教结合”。一字之差,背后却是质的飞跃。
▲世界冠军苏炳添在2018年获聘为暨南大学体育学校副教授,为学生授体育课。图源:网络
世界体操冠军、“乐冠军儿童快乐运动”创始人范晔告诉顶思,“体教结合”意味着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共享”资源。比如:学校聘请专业的体育教练,二者并未产生深层次的紧密联系。而“体教融合”在发挥“促进”作用。
以南洋中学朱鑫文的培养为例,学校在体教融合的过程中,把训练时间放在课后,同时由朱鑫文的老师根据其情况做个性化的课业辅导。在训练方面,学校为其配备了市专项教练上课。
这种做法正符合清华大学体育部主任刘波提出的“中国特色体教融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路径”:
从短期路径来看,体育部门需要释放更多的人才培养资源给教育部门,尤其是和大学进行合作。就竞技水平而言,短期路径对应了运动员的“短期成功”,即在竞技生涯中取得优异竞技成绩。
从长期路径来看,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要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价值方面达成一致,即从运动员的需求出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长期路径对应了运动员的“长期成功”,即在竞技生涯和退役后的职业生涯都取得成功。
该人才培养观点也在9月24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得到了回应。该文件对运动员升学评价及文化成绩的要求作出了新的部署:
在改进考试评价方式方面,采取“文化考试+专业测试”相结合的考试评价方式。2024年起,文化考试成绩全部使用统一高考文化课程考试成绩,专业测试全部纳入全国统考并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组织实施,高校不再组织相关专业测试。
在文化成绩的要求上,2024年起,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须达到生源身份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03
体育“应试化”,能否引起重视?
“竞技体育的理念是更高、更快、更强,精益求精。以培养竞技运动员为目标的体育教育是筛选式、培优式的。”范晔对顶思解释,“首先选有天赋的人,再从有天赋的人中选择更有天赋的,从更有天赋的人中选择对这个体育有热情的、坚定的、义无反顾的人,这是一种淘汰式的培养方式。”
当年,范晔正是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留了下来,并在之后成为体教融合的受益者。她坦言,自己在获得世界体操冠军后免试进入北京大学攻读本硕学位,“但是受益的人还是金字塔尖的人”。那么,体育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国体操女子队在曼谷大运会比赛中获得冠军,右二为范晔。图源:网络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对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多领域做了相应的规划。但总体来说,该文件是把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也暗示了国民健康已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
教育部在9月初公布的“第八次全学生体质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青少年的近视、肥胖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另外,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已刻不容缓。教育部等多部门在近年来多次发文,强调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被占用。但是真正在落地中,不尽人意。
为了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家对体育的重视,教育部已于去年宣布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并且分值在未来有增加的趋势。这一政策的出台迅速让家长们的神经紧绷起来。
▲学生在操场接受跑步测试。图源:网络
去年,新华社旗下《半月谈》杂志发表《体育美育进中考:一重视就考试,唯分数论欲罢不能》一文中称,很多人对该政策的初衷表示理解与赞同,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表现出畏难和担忧的情绪。
文章提到,一位网友质疑,“我支持这个政策的初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多好呀。但能不能从基础做起,公立学校的体育、美育能上点心吗?学校能做到专业、负责吗?能通过学校教育发展一门体育、美育特长且不需要学生另外自费补课吗?”
还有不少家长在受访中表达疑问,在现有的课程中增加体育美术两门应试课程,会给已经沉重的课业负担加码,那么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真正提高?
体育的“应试化”成了体教融合中新的热议点。
04
“双减”政策下,体育教育迎来新机遇
不过,家长们对于体育活动的时间及质量的疑虑或许在今年可以得到缓解。自“双减”政策重磅发布后,体育开始得到空前重视,各地出台文件增加体育课时。
例如:上海小学年度课程计划中的体育课时比往年有所增加,成为每周课时数仅次于语文的科目。计划规定,小学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安排广播操至少1次、眼保健操2次,每周还要额外举行体育活动2次,不得挤占体育与健身课时和体育活动时间。
据统计,在一、二年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时超过数学,是外语的两倍多。
北京在落实“双减”的细则中明确要求,要保障学生每日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在课后,即下午3时30分之后,属于课后服务的第一阶段。体育锻炼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开展课业辅导和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直到下午5时30分离校。
如此“减负”后,课后服务成为了刚需。全国多地的公办学校已经将体育活动纳入了课后服务的关键项目之一。
再看民办学校,以常州威雅学校为例,该校向来以体育为特色,开设了赛艇、足球、英式橄榄球、乒乓球 、击剑等30多种运动课程。学生每周保证至少10小时的运动时间。由于是寄宿制,晚间也有额外的体育运动时间。
▲常州威雅学校学生参加体足球运动。图源:学校官方微信
体育一直是“五育”(德智体美劳)的一部分,它的育人作用体现在哪里?
“体育本身就是游戏,英文叫game。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它是一种兴趣爱好。在教育层面,我们要以把孩子培养成长期的科学的运动爱好者为主要目标,同时通过体育培养孩子们坚韧、自信、团结、领导力等品质。”范晔说。
那么,在外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家长和学校能否燃起对体育的热情?
结 语
总的来看,体教融合已经有了新时代的发展内涵。但是正如钟秉枢所言,体育总局谈的体教融合,教育部门谈的教体融合,都从各自不同视角谈结合,但是最终如何构建教育系统和体育系统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机融合,还是需要认真研究。
但无论如何,“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中国篮协主席姚明指明了体育和教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