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一月,国际教育领域的“神秘组织”公立国际部们实则开始“暗流涌动”。北、上、广、深等地的一些公立国际部已经拉开明年招生“抢人大战”的序幕。“开放日”“报名通道”提上日程。紧跟其后,教培机构纷纷热卖“备考国际部加试攻略”。然而,随着“教育消费降级”的加剧,公立国际部,尤其“二三梯队”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惶恐,“内伤”逐渐显露。
北京海淀家长林有君(化名)的孩子在某公立国际部就读,她的圈子里,几乎都是来自不同国际部和国际学校的家庭。正所谓“你我本无缘,全靠娃纠缠”。林有君发现,北京民间流传的公立国际部“三大梯队”的排名变化极其微妙,除了一梯队的十一、北师大实验、人大附ICC、四中国际校区,近年来,101中成为“第五将”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所谓的“二梯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后起之秀,比如人朝分,八十中国际部、北京中学等,还被家长戏称为“朝阳三子”。而一些老牌公立国际部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三梯队”的队伍似乎在壮大。“这些学校要么是近些年的升学成果不太亮眼,要么是办学较晚还没有升学成绩”。
无论北上广深,近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有着三十年发展历史的公立国际部正在逐渐降温。其招生成了明显的“风向标”。“一梯队”仍然竞争激烈,中考成绩基本接近本校普高部分数线,但外语加试的要求可能有所降低。“二梯队”们的录取分数线已经出现“松动”,降分招录的情况不少见。而“三梯队”更是出现了“降分大放送”的局面。甚至还出现公立国际部停办、停招、转私立等情况。
“有学生的分数在海淀区垫底连普高录取分数线都达不到,但中考‘跑校’后拿到两所三梯队公立国际部的录取。一些国际部大幅度降低招生门槛,这种情况,这几年越来越明显。”林有君说。
而另一位家长陈华(化名)发现,由于生源质量的变化,她孩子所在的公立国际部在校内被“边缘化”,学生被和普高部“划清界限”。甚至孩子觉得国际部被贴上“生源差”的标签。校服上印着“国际部”三个字有故意区分的色彩。陈华说,孩子所在的学校属于“公立本部实力强,国际部一直较弱”,而这种情况近几年尤其明显。
另外,在国际部分“快慢班”情况越来越多。北京某知名百年老校的家长刘晖(化名)说,自家孩子在这所学校初中就读,成绩优异,被学校“动员”升入本校国际部。入学之后,孩子发现,学校按照成绩进行了严格的分班。刘晖了解到,有的学校每几个月进行一次考试,每次考试根据学生学业成绩进行分班调整。“通常情况下,生源普遍优质的重点中学国际部是不会考虑这种做法,这种随时动态分班的做法可能适用于生源参差不齐的学校。”刘晖分析。
虽然公立国际部出现了诸多变化,但作为一名北京国际部的“老家长”,林有君依然坚信,公立国际部是对于希望孩子本科阶段走国际路线的家庭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公立国际部普遍在城区,地理位置占优势;另外,师资稳定,这是教学稳定的前提。生源从整体上看,差距较小。当然,学费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北京公立国际部的每年学费普遍在9-15万元之间,而私立学校收费价格可能翻番。
虽然公立国际部优势明显,但内部“空心”问题也被越来越多的关注。公立国际部作为普通公立教育的补充,一直被视作素质教育、多元化升学的实践基地,而实际上,包括公立国际部及国际学校在内的很多国际化学校的应试内卷不亚于中高考学校。
资深国际教育从业者张泉(化名)透露,公立国际部有的是自己主办,有的是和教育机构合作举办。一些“三梯队”学校国际部负责人出身于教培机构,用机构的招生模式运营——先把学生招进来,然后根据学生需求“画大饼”。比如,保证学生在两年内把课程学完。而实际上,由于课程难度、师资水平、课程设置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学得很吃力,于是开始在外面大量补课。张泉估计,公立国际部至少有60%的学生在学校完不成课业就必须参加校外辅导。甚至出现老师拼命在课堂上“拉课”的情况——比如,AP课程比较难,老师要赶进度,学生学不好,消化不了,这位课任教师就在校外补课,每人每节1000元。
在被称为“宇宙补课中心”的海淀黄庄,各大培训机构也出现不少一梯队学校学生的身影,在疯狂补习托福等语言课程。“想像中,上公立国际部大概一年十五万差不多,但实际上校外七七八八的培训算下来总花费30多万不止。”在北京顶尖公立国际部工作多年的教师张佳宁(化名)说。
近年来,校内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双减”政策落槌实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导刘云杉却发现,校内不断减负的结果是,学生在校内学不明白,只能去校外培训,学业被“外包”了。“你会看到,北京的海淀黄庄集中了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少学生五天在校内的学习比较轻松,但每天下课和周末,他们会在各培训机构密集穿梭。孩子看起来是自主地学习,但校内减负与学业外包,自主学习与校外培训、多元选择与项目超市、成长赛道之间,构成复杂的教育生态。”刘云杉在一次采访中说到。
对于国际方向的学生,除了学科补习,还会在语言提升、背景提升等方面花大量时间和金钱进行校外投入。张佳宁对此持怀疑态度。“托福不应该在培训机构里培训出来,而是应该在学校的日常以英文作为学习语言的学科学习当中,自然而然地提升能力,然后在考前做培训复习。但家长、学校、社会是否愿意不功利地静待孩子花开呢?”
张佳宁透露,第一梯队的公立国际部往年招生“爆满”,今年多所学校出现“学生跑票”的情况,招生人数较往年有所减少。“这说明选择国际升学道路的家庭在减少,减少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经济放缓,国际化教育信息越来越丰富,大家对国际教育的认知逐渐深入,这些都带来了家长心态变化。他们在思考,这样一笔投入到底值不值?”张佳宁解释。
在张泉看来,不仅公立国际部学校降分录取,私立学校门槛降低更多,所以是国际教育从整体上没有达到家长需求。他说,虽然公立国际部被看作“高性价比”,但随着国际教育发展,家长也开始对公立国际部有新的诉求——个性化培养。
张佳宁说,从人才市场来看,美国前30的藤校硕士和本土985院校的毕业生相比,就业情况未必能拉开明显差距。“即使面临这样的现实情况,依然有家庭选择国际教育,他们图的肯定不是一时所安,或算一笔经济账,能够在就业中快速回本。他们图的是国际教育最核心的价值——第一是独立人格,活出自我;第二,生存空间的更大可能性,接受双语教育的学生,打开生命的格局,具备‘水陆两栖’的能力,在世界任意角落能够落脚。这些价值没有办法和功利的物质和名声挂钩。”
换句话说,国际化学校应当给孩子提供“探索自我”的安全环境。国际化学校应该为短期升学和长远发展助力。但有时候的实际情况是,短期升学和长远发展是分裂的。张佳宁发现,虽然学校在不断创造条件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打造多样和谐的教育氛围,但学生们还是沉迷追逐标化成绩,花大量时间做“背景提升”活动,很多学生关注的都是从中能获取哪些名和利,有多少内容可以写在申请文书和活动列表里。“没有灵魂的投入,最终只是孤独的狂欢,虚假的内容也无法打动顶尖名校的招生官。”张佳宁认为,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学生短期升学和长远发展趋向统一,这也是家长最现实的需求。
作者 | Zoey
图源 |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