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思学苑

TOPACADEMY


 
新政已默认公立国际部的存在,为何那么多人还想着做独立学校?
来源: | 作者:厉校麟 | 发布时间: 2019-04-18 | 3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 | 厉校麟
编 | 田菁

2018年,西南地区新增8所国际学校,增速位列七大区域(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西北、东北)第三。


然而即便是排名前三的增速,西南地区国际学校市场占有率仅为0.14%,同比北京、上海两地的4.8%与5.5%,足足落后四五个点。落后,即说明西南地区的国际化办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而随着分类管理新政颁布带来的种种限制,国际化办学人该如何找到突破口?


4月12日下午,由顶思发起的行业沙龙——分类管理新政下的国际学校运营与发展在美丽山城重庆圆满举办。来自成都、重庆、贵州、昆明等50多所西南地区国际学校代表,与7位演讲嘉宾聚焦“西南地区未来学校构建与实践”,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顶思创始人马晓平
作为主办方,顶思创始人马晓平先生首先分享了《西南地区国际学校学校市场发展与政策全景解析》。目前看来,面对完全没有饱和的市场,西南各地区的民办教育政策,从财政、土地和审批上,皆鼓励国际化教育在当地的发展,这是机遇。挑战就在于,学校在进入市场时,如何突破办学性质单一,专业教师人才缺口,办学质量两极分化等问题,这是所有办学人在解读新政前提下,应该深思谋略的地方。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助理、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执行校长李潇珂


巴蜀常春藤李潇珂校长提出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对于民办学校的发展有利有弊。利在于对于已有民办学校,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从而给到学校运营资金的安全感;对于新办民办学校而言,政策则能淘汰短期逐利的投机者。不过,政策还不是直接决定学校命运走向的主要因素,学校未来如何,前提仍是学生的发展和市场认可。所以,回归“人的教育”才是最终要素。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许凌可


重庆德普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许凌可,从“用户思维”角度提出,无论政策怎么改变,当下的国际化学校运营,一定要具备互联网思维。国际化学校作为一种市场经济导向的教育产品,学校管理者只有了解家长客户的痛点和需求,以及需求背后的逻辑,才能更好地做出明智的运营决策。



康德教育集团副总裁、成都七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杨越


在川渝地区,公立学校国际部仍占比最大,但成都七中国际部执行校长杨越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政策出发,认为在现有国家民办教育政策限制下,公立学校国际部需要认真思考,转型成为一所独立学校的可能性。


而从一个部门升级为一所学校,则需要面临场地、管理资源、课程构建、师资配置等多个方面的建校考验。杨越校长分享了成都七中国际部为“转型”筹备的一些经验后,提出在国际部现有办学基础下,遵循一体化管理原则,即高层管理一体化、中层及以下相对独立的方式,国际部仍能突破及华丽转身。

圆桌论坛


除了以上4位演讲嘉宾,麓山国际光亚黄丽娟、贵阳一中国际部主任王妤、昆明三中国际部主任胡静、Aden艾顿集团中国区教育部总经理张逸民,也加入了围绕“西南地区未来学校构建与实践”主题德圆桌讨论环节。


在顶思创始人马晓平抛砖引玉下,7位嘉宾分别从投资营利、招生生源、运营成本、升学成绩、供应商服务等方面,碰撞出了诸多在新政分类管理下的办学新思路。


总体说来,教育不是一项逐利的项目,办学还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不过只是心系情怀,在民办教育体制下一定不够。民办教育就必须遵循市场办学经济规律,这样才是健康运作,才有可能实现长远办学目标。


虽然西南地区的办学条件,从家长素养、生源质量及市场对民办学校的认可度上,与北上广一线城市相比都尚有差距,但差距的存在就意味着发展的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


活动圆满结束,参会者在晚宴上与嘉宾们的更进一步交流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



未来顶思会定期策划此类高端闭门沙龙,走进不同城市,为国际教育从业者搭建相互交流取经的平台,从而促进民办教育和国际化教育的健康发展。


也敬请期待后续顶思为大家整理分享,演讲嘉宾的具体内容。